0 引言
机器人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点,远远盖过以往热点的光环、热度和时间。其中,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,也是综合国力衡量指标之一。其运动行走机构一般分为“足式”和“轮式”两种。
轮式机器人一般可以分为独轮、两轮、三轮、四轮,当然还有六轮的形式。四轮和六轮形式有悬挂问题,需解决地面不平时某主动轮可能悬空的问题。悬挂的弹性装置可以用圆形弹簧或片状钢板构成,轮子还可以分为驱动轮和从动轮(万向轮)。驱动电机可以分为交流或直流方式;直流电机又分有刷和无刷两类。减速方式有直驱(轮毅电机)或齿轮减速方式,控制方式有交流伺服、直流伺服、PWM控制方式等;算法有开环、闭环、pid调节模式等。本文以4轮/两后驱为例,分析其运行控制的要点。
1 控制模型
轮式机器人的运行机构,人们往往借用汽车“底盘”的称呼。控制模型和算法是要根据具体的“底盘”与道路和导航来定。即根据环境+硬件+软件平台来选取控制模型。导航的方式或工具是循迹,循迹是根据一条已知的或未知的、可见的或不可见的路径循路渐进,自动纠偏、自动修正、自动调节、按照给定的参数,自动达到目的地。当然广义的还要加上自动“避障”。
2 导航模式
导航应用环境有室内与室外之分,导航的方式分为“有轨”(有线)和“无轨”(无线)两种。
(1)“有轨”(有线)模式。该模式包括:电磁导航,即用导线、电磁波来导航;磁条(带)导航,在路面上贴一条30mm或50mm,厚1.2mm左右用磁粉做成的胶条,利用磁导航传感器测量偏差,引导机器人奔向目的地,(类比录音机磁带,扩展到磁钉)这是目前最经典的导航方式;磁钉、RF卡导航,在路面上买一些磁钉,或贴一些钱币卡,利用底盘上的陀螺仪等,判断地面坐标点,引导机器人奔向目的地。
(2)“无轨”(无线)模式。该模式包括:激光导航,其原理是利用激光(光束水平面)测距的手段,预先扫描周边环境,建立一个对应的局部地图,给定一个原点,并赋予坐标,使用时,在地图上选定一个“目的地”点,一个算法+控制8驱动系统,实时循迹,引导机器人到达目的地;GPS导航,在空旷路面上,利用地球定位卫星信号,根据路面情况,加入避障,引导机器人奔向目的地;电磁波导航,一般是在室内的已知位置安装若干个发射装置,机器人上的接收装置接收到信号后,利用三角算法计算出方位,与设定路线比对,修正,引导机器人奔向目的地;视觉导航,其原理是利用摄像头捕捉的视频图像,分析图片中的位置信息,路况,与内置的地理环境内的预设的路径进行比对,调用算法+控制8.驱动系统,实时循迹,引导机器人到达目的地。该方式最复杂,难度最大,但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。
3 四轮/两后驱磁导航的模型
4轮/两后驱+磁导航目前应该是轮式机器人里面最普通、最主流的一种底盘模式。一般前面是两个万向轮,后面是两个主动轮。四个轮子的着地点面积应尽量大,重心居中,不易倾斜;设计要载重合理,转动灵活,运行平稳;前后两轮轴尽量远;磁导航传感器装在前面的中间位置,距离后轴尽量远一点。
关于磁导航传感器(磁导航传感器的原理从略),磁条检测原理和模型如图1所示。
目前国内磁导航传感器主流是8点或16点的,极性分N极或S极,均可选择,默认为N极,每个监测点间距离为10mm。当选择30mm宽厚约1.2mm的磁条贴在地上,将磁传感器水平垂放在磁条上方,然后水平或垂直移动时,可以发现:保持在30mm高度时,水平移动磁传感器(或磁传感器固定,移动磁条),在磁条垂直的上方的灯(正常时约4个)依次会被点亮;若让磁传感器保持在磁条中心位置不变,上下垂直移动磁传感器(或磁传感器固定,移动磁条)时,在磁条垂直的上方的灯(正常时约4个)依次会被点亮,位置越高,亮的“灯点”越少,反之越多。可见它能感知到地面上的磁条位置。
省略前轮,简化后的底盘+磁条模型如图2所示。设计要素如下。
(1)决定轮子直径&类型的主要因数是底盘面积和载重;一般1.5m人形的底盘面积在0.5m直径左右,质量在50kg左右。通常轮子大一点好,走得平稳且过障碍能力强。前轮有效半径R,=R+r(R为万向轮的半径;r为万向轮的子本身的转弯半径);后轮直径R,建议用16.51cm(最好采用无刷轮毂电机)。
(2)前后两轴的距离L尽可能大,以保证重心平稳,控制灵敏、反应快,在偏离尺寸d一样时,不同的L(如L2,L3)对应的姿态偏离角不一样,L越长,角度越小。
(3)后轮左右之间的距离W一般是尽可能宽一点,重心平稳,调节方便;从图2也可看出,偏斜距离D不变时,W越小,偏离角a越大,即后轮的调节能力或调控能力越强。
图中,磁导航传感器能检测到小车中心线俪离磁条中心的距离d,根据反正切三角函数a=arctan d/L计算,因此可以测量到底盘偏离角度a。
4 底盘循迹及算法要点
本文涉及的磁导航循迹原理及算法依据是根据具体的整机结构而定,其除了上述参数以外,在算法中还有以下细节要注意(约定:前方定义为人形面部的正前方,或驾驶员的正前方):底盘两个驱动(主动)轮子总有差异,如给予两个轮子相同的激励,不一定能走出直线来,故每个轮子要有一个修正系数KJeft和Kright;转动惯量(空载或重载及速度)不同,过冲会有不同;数据采集及预处理,平滑及滤波;软起动过程,软启动的时长、软启动的步长。
5 循迹及算法简介
本文涉及的磁导航循迹原理及算法的理论依据是“自动调节原理”。该原理可以简单解释比喻为:当一个人骑上自行车,沿着一条直线骑行;刚上去时摇摆和偏离较大,随后较小,最后靠人的感觉判别“偏离参数”来调节、循迹,最后沿着预定线路行驶,调节越好,水平越高,摆动越小。过渡过程和调节曲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。其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行进、测量、调节三部曲的循环:行进1→测量→调节一行进2→测量→调节一行进3。
5.1采样和预处理
因条件、参数、环境差异太大,算法太多,下面给出一个简洁实用的预处理后的“查表方法”的循迹模型。图4为小车运行姿态偏向路径(磁条)右边时(参看图2)的数据检测,图4中左边为数据分析,右边为调节参数(或算法)。图5为小车运行姿态偏向路径(磁条)左边时(参看图2)的数据检测,图5中左边为数据分析,右边为调节参数(或算法)。
5.2响应时间及时序
影响调节时间的参数主要是运动对象的速度。运动对象速度越快,调节时间就要越短;运动惯量越大,调节时刻就要越早,若模拟人的步行速度为3.6km/h,那么调节参数是为mm/ms,希望在10ms左右调节一次。这些具体参量可在实测中选定。
该算法和参数已在硬件PLC控制器或stm32cpu系统实际应用过,在现场使用一年以上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。
暂无评论内容